高校概况:
院校类型:民族类
管理部门:中央所属
重点学科:3个 院士:2人 博士点:44个 硕士点:162个
属于:211工程 985工程
所在地:北京市
高校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咨询电话:010 -68932384
邮箱:
高校网站:
http://www.muc.edu.cn/ 院校概况: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为2065人,其中专任教师110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66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他们当中有戴庆厦、王尧、张公瑾、牟钟鉴、胡振华、施正一、刘秉江、马跃、靡若如、李魁正、杨圣敏、金炳镐、薛达元等知名专家学者,还有不断涌现的诸多中青年新秀,已渐成学界翘楚。另外,学校还常年聘有60多名外籍专家任教。学校目前双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55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10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1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20人。学校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119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批在相关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交流。
历史沿革
中央民族大学其前身是1941年9月在延安建立的民族学院。延安民族学院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为主要任务,以毛泽东的题词“团结”为校风。
1949年12月毛泽东根据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共同纲领及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做出了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北京建立一所新型大学——中央民族学院,抽调了一批当年在延安民族学院工作过的同志进行建院筹备工作。同年11月,周恩来总理主持政务院第60次政务会议,批准了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提出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
1950年6月至1951年底,为初创阶段。当时学校的校址暂设在城内国子监,有教职工280多人,军政干部班、藏语文班两个训练班的学员260多人。
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正式开学。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在开学典礼上做了重要讲话。
1952年至1966年5月,学校开始正规化办学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文科高等学校。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时,把已建设数十年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东语系的部分专业和北京大学的前身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调整到中央民族学院。校址也从国子监迁到了西郊白石桥附近。之后陆续建立了民语系、历史系、政治系、艺术系、汉语系、研究部、预科部等教学科研单位。中央民委参事室也并到中央民族学院。
1966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4次接见学校师生代表。
1966年6月至1978年8月,“文革”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1978年9月至1993年10月,发展成为以文科专业为主体、以民族学科为特色,文、理、工、艺、管等专业兼备的综合性大学,1978年2月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陆续建立了物理、应用数学、生化、计算机科学技术等理工系科,从文科高等学校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1993年11月30日,中央民族学院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为学校题写了新校名。
1999年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3],
2001年6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到校视察,并代表中央政府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同年,胡锦涛、李岚清等国家领导人亲自审批了国家民委、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四部委联合上报的《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央民族大学的请示》。
2002年6月,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重点共建中央民族大学的协议》。
2004年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就业情况
建校5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各民族毕业生,他们大多数已成为民族地区各条战线的骨干。其中有知名专家学者近千名,少数民族省部级领导干部近百名,地厅级领导干部近千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万余名,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校生信息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港澳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53人,其中本科生11312人,硕士、博士研究生4063人,少数民族预科生505人;本科生(含预科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为54.9%。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学校,有来自40个国家的811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10万余名各民族毕业生。其中有知名专家学者近千名,少数民族省部级领导干部近百名,地厅级领导干部近千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万余名,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央民族大学已成为培养少数民族杰出人才和民族团结表率的摇篮。
食宿条件
学生宿舍
中央民族大学后勤产业集团质量方针
科学管理 顾客至上 求实创新 持续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后勤产业集团是为我校全体师生员工提供后勤保障的服务实体,集团下设公寓管理部、餐饮服务部、运输服务部、校园环保部、动力服务部、幼儿园、承坤商贸中心、校园卡管理中心、邮电所等9个实体(部门),集团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建立并实施了一整套科学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使我校的后勤服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学生公寓管理部
服务范围:主要包括学生第4、7、8、9、12、15、26、27、28号学生公寓楼和附中学生公寓楼的管理。
学生住宿情况根据各楼房间大小有所区别,每宿舍一般在6个人左右。住宿费从650~1200元/年不等。我校刚建完一栋新本科生公寓楼,将在今年9月份启用。
新竣工的本科生公寓
食堂
餐饮服务部
服务范围:主要包括学生第2、3(清真餐厅)、4食堂、教工餐厅、风味餐厅的管理服务。
餐饮服务部负责对全校餐饮工作的管理与服务,拥有相当雄厚的资产,具有相关等级职称的行业人士。自建校50多年来,在为全校各族师生员工餐饮服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饮食文化角度上说:无论是各类菜系、南北佳肴、还是家常名吃、地方风味都熟知一二,无不通晓,在制作工艺上对烹、炸、烤、烙、蒸、煮、炖也是样样拿手、件件精通,特别是在民族饮食的提供上,更是得天独厚,胜高一筹。
美食节作品
校园美食文化节
好好尝尝
平均伙食标准
服务价格:
副食:(1)低档菜:0.6元/份-1.00元/份(2)中档菜:1.50元/份-2.50元份 (3)高档菜3.00元/份-3.50元/份(4)单炒:3.50元/份-15.00元/份。
重点实验室
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
报考指南:
专业设置
院系
|
专业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民族学、社会学、博物馆学、社会工作
|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
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蒙古语言文学系
|
中国少数民族(蒙古)语言文学
|
维吾尔语言文学系
|
维吾尔语言文学
|
朝鲜语言文学系
|
朝鲜语言文学
|
哈萨克语言文学系
|
哈萨克语言文学
|
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法学院
|
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对外汉语、广告学
|
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日语、俄语、韩语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生态学,化学,制药工程
|
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
|
美术学院
|
|
舞蹈学院
|
舞蹈表演、教育、编导和舞蹈钢琴伴奏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作曲、声乐、民乐、管弦、少数民族器乐、钢琴、音乐教育
|
体育学院
|
公共体育教学、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教育硕士(体育)
|
国际教育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
|
民族医学、民族药物物质基础、民族药物药理毒理、民族公共卫生与遗传
|
专业介绍 重点专业
学校的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具有雄厚的实力和特色优势,不仅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民族史、宗教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生态学等学科也得到快速发展并具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