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概况:
院校类型:农业类
管理部门:中央所属
重点学科:24个 院士:12人 博士点:95个 硕士点:171个
属于:211工程 985工程
所在地:北京市
高校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咨询电话:010 -62737159
邮箱:support@cau.edu.cn
高校网站:
http://www.cau.edu.cn/ 院校概况:
师资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13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570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806人。研究生导师119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547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获得者39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4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6人。聘请了包括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DNA之父”James Watson 和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内的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历史沿革
1905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成立。
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
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同年11月,平原农学院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
1953年7月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国务院于1954年和1984年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于1960年10月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
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
就业情况
建校百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已培养了12万余名毕业生,他们扎根基层,默默耕耘,有的成为国家的重要领导干部,有的成为学术界的泰斗,有的成为商界精英,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校培养了国家副部级以上干部40余名,其中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原水利部部长、原河北省省长钮茂生,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以及左连璧、邵秉仁、许令妊、秦兆桢、祁寿椿、李龙城、张燕丽、梁荣欣、康克俭、贺邦靖、冯敏刚、韩家增、孙武学等均为我校在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本科毕业生。
我校教师和校友中共有院士68人,其中侯锋、李博、朱之悌、石元春、田波、孙鸿烈、孟兆祯、汪懋华、郭予元、沈国舫、戴景瑞、匡廷云、吴常信、石玉林、孙大业等两院院士为我校建国后培养的本科毕业生。
很多毕业生出国留学,并在国外发展成为相关学科的领军人物,如伦敦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杨子恒,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动物科学系教授杨向中,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整合基因研究所所长朱健康,美国哈佛•休斯医学院研究员、北卡罗来那大学Chapel Hill分校教授张毅,美国康涅狄格气候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杨秀生等。
以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总裁、党委书记任洪斌,香港安莉芳集团董事局主席、总经理郑敏泰为代表的一批毕业生活跃在国家的经济领域,成为商界精英,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校还有一大批毕业生秉承“解民生之多艰”的优良传统,扎根基层,服务“三农”,为国家的新农村建设默默奉献。
中国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学校认真贯彻落实“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和学校就业工作会精神,继续秉承“加强引导,及时沟通,热情服务,推荐贤才”的工作宗旨,以毕业生成才为中心,努力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就业基地建设,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我校毕业生就业。
我校近3年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从200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分流情况来看,保送研究生526人,占15%;考取研究生513,占14.7%;出国学习267人,占8%;直接就业1978人,占57%。从就业地区看,在北京就业的学生最多,占58.9%,其次是沿海及周边地区。从就业行业看,在企业就业的学生居多,占61.5%;其次是机关及事业单位,占35.2%。
在校生信息
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学校重视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截止06年底,有全日制本科生14488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355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2065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05余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262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139人;成人教育学生及网络教育学生35093名。
食宿条件
学生宿舍
现有学生公寓楼15栋,建筑面积238 168 m2,其中近年新建的学生公寓占学生公寓总面积的2/3。学校住宿标准一般为本科生6人/间,硕士生4人/间,博士生2人/间。学校根据宿舍资源情况统一安排学生住宿,住宿费一般在650~1 200元/年。学生公寓内部设施齐全,学生拥有独立的桌椅、橱柜等,每间宿舍都配有电话线接口和网络端口等,设有独立或公共洗漱间、卫生间。
食堂
学校现有学生餐厅11个,内部设施齐全,就餐环境优雅。饭菜品种丰富多样,具有多种风格的风味小吃,能够满足来自全国各地学生不同的餐饮习俗。学生餐厅已经实现了售饭微机化,餐具清洁卫生,饮食质量和卫生得到有效保证。饭菜价格适中,目前在校学生每月平均伙食费用在400-500元左右。
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果树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报考指南:
专业设置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种子科学,作物生理学,果树 学,园蔬菜学观赏园艺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检疫与生态健康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艺 。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植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畜牧生物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农村发展与管理,公共管理,法学,科学技术史,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社会保障学,区域经济学,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科学技术哲学,英语语言文学,传播学。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资源环境生物技术,生物质工程,气候资源利用与农业减灾,环境工程,生态学,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城镇管理与区域规划,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史,企业管理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机械设计及理论,水文学及水资源,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水动力学与水力机械,城镇管理与区域规划,流体机械及工程,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兽医生物医学,兽医公共卫生。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农药学,化学,农产品安全,生物物理学,运筹与管理,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液体力学,工程力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装备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传播学。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水产养殖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公共管理。
继续教育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培训中心),1988年成立,专门负责学校的教育培训、成人学历教育及现代远程教育的管理和实施。招生的本、专科专业共有40多个,涉及农、工、理、管理、经济、文、法等门类。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09年6月成立(党发[2009]17号),为直属学校领导的二级机构,正处级单位。其前身为人文与发展学院下属的社会科学部。学院下设四个系和一个教研中心,即马克思主义原理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系、思想道德教育系、近现代历史系和研究生教研中心。
专业介绍 重点专业
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果树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