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类型:工科类
管理部门:中央所属
重点学科:8个 院士:37人 博士点:64个 硕士点:134个
所在地:四川省属于:211工程
高校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安路999号
院校概况: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300余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另外还聘请了3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兼职教授;教授、副教授1000余名;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6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第三届长江学者成就奖特等奖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5人。
历史沿革
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曾先后定名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是我国近代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和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早在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就曾莅校视察,发表了"革命需要武装、建设两路大军"的著名演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李岚清、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胡锦涛、江泽民同志亲自接见学校领导和专家教授,给全校师生以极大鼓舞和鞭策。在一个多世纪的征途上,学校始终以教育兴国为己任,弘扬"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传承"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办学传统,为国家培养了近二十万名毕业生,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特别是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同志曾给予学校高度评价:"这所学校出了不少人才。有个名叫杨杏佛的,早年参加革命,牺牲后,鲁迅特地写诗悼念他。竺可桢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创立了'物候学'。还有一位桥梁专家茅以升,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就是他设计修建的。
就业情况
我校是全国最早实行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高校之一,自1989年召开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会以来,每年都要召开数百家单位参与的大型就业“双选会”,同时每年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达上百场次,同全国上千家大中型国营企业及部分有影响的三资、民营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协作关系。近几年,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需求一直保持了旺盛的势头,部分专业的供需比达到了1∶10。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连年达到了95%以上,在全国高校中始终处于先进行列。我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其中绝大部分毕业生在电子信息、铁路、交通、民航、电力、金融等行业的科研、教育、管理、工程、生产、经营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就业。半数以上的毕业生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就业。
在校生信息
食宿条件
我校研究生、本科生在位于天府之国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的九里校区、犀浦新校区以及峨眉山市的峨眉校区学习,以面向西部地区为主的按第二批次录取的本科生在风景秀丽的峨眉校区学习,校内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图书馆建筑面积16850平方米,藏书200万册。馆内设有大型阅览室和各种先进的检索设备。校内拥有国内外先进的教学设施,其中大型本科教学实训公共机房8个(950个机位),教学用计算机3000余台,179个多媒体电化教室,并建有外语语音室、外语教学互动中心35个(3000人座)以及覆盖校园的无线外语教学系统。投资1400多万的电化教学设施,提供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推进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今年新生全部入学到成都犀浦新校区,住宿为4人一间,宿舍带阳台和卫生间,通计算机、电话和电视网,实行公寓服务,实行“一卡通”管理,配套设施齐全,生活便利,居住环境优美。学校现有各类学生社团60个,包括邓小平理论学会、大学生科技中心、大学生记协、体协等。为丰富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学校利用双休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科技等课外活动。
重点实验室
拥有在世界交通领域有着重大影响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报考指南:
专业设置
学校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有 75个重点本科专业,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6个硕士点;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23个院系,以及2个一级、10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4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3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涵盖46个二级学科)。总共二级省重点学科54个。
招生简章 招生计划 专业介绍
车辆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载用工具运用工程。